2014年11月10日 星期一

向河居讀書錄之一

向河居讀書錄之一
許定銘

我的「向河居」


自1980年開始,我住在天后與北角間海邊的尖角上,窗下是銅鑼灣避風塘,隔海望過去是尖沙咀東部和遠遠的大嶼山。日落時份西天一片火燒紅,海上金蛇閃動,夕陽斜照入屋,耀目生輝,景緻幽雅。尤其是假日的黃昏,盡興的風帆搖曳而歸,海峽上盡是色彩斑斕的帆影,漂亮極了!華燈初上,看中環及尖沙咀的燈火互相爭輝,人在光影間,醉在書堆裡。

多年前建東區走廊:先是海邊豎起一條條垂直粗壯的樁柱,然後是天秤架起横樑,舖上水泥路……。擾嚷了好幾年,我們見證了一條可風馳電掣的天橋誕生,通車前舉行的慈善百萬行,我拖着兩個孩子率先享受習習的海風,欣賞兩岸璀璨的燈飾……。後來有了年初二、回歸日和國慶,一年三次的放煙花,我們把躺椅搬到窗前,卧看色彩奪目的煙花在眼前綻放,隆隆聲響簡直是轟雷似的砲聲,既好看且嚇人……。近年則是鑽土聲、打樁聲、巨型機械的運轉聲,震耳欲聾的趕建東區隧道工程,塵土飛揚,望出去一片灰茫茫,每次出街回來,滿臉塵泥……。

三十年来,我見證了港島東區的成長,同時也見到本來港闊水深的維多利亞峽愈來愈狹窄,漸漸的變成一條小河。我每日坐在書桌前寫稿,面對的海峽如今竟成了「向河居」!

──2013年6月
9月刊於《香港文學》

文藝家編的《鄉土》

在多倫多要逛中文舊書店只有兩個去處:一是從香港搬來的三益書店,一是香港新亞書店主人阿蘇在此間開的懷鄉書屋。某日逛「懷鄉」,見一本硬皮精裝,厚厚一巨冊《鄉土》雜誌的合訂本,我對此雜誌亳無認識,不過一時思鄉情切,就買了。想不到竟然有意外的收穫,買到了好書。

打開來一看,原來《鄉土》是本綜合性的半月刊,由吳其敏督印,陸無涯主編,香港新地出版社印行,創刊於一九五七年元旦。我的這本合訂本包含了首半年的十二期。一般雜誌的創刊號,通常會有長篇大論的創刊辭,或者交代詳盡的編後話,可是創刊號的《鄉土》兩者都沒有,只在扉頁附貼了一封給讀者的信,裏面有這樣的一段話:

……我們為了滿足海外僑胞和港澳同胞的想望,特創辦了《鄉土》半月刊,綜合報導鄉土上一切為您所關懷眷念的事物。舉凡祖國的諸般建設、同胞生活、城鄉新事、名勝山水、科學技術、影劇文娛等等,都希望做到巨細兼備,圖文皆新。我們抱持的態度是忠實、負責,準備快捷、明確、多式多樣地按期把鄉土上的一切美麗的圖景帶到您的眼前來。

這封代創刊辭的信,已清楚地說明了他們的出版方針。十六開三十二頁的內文,除了文內已有不少插圖外,中間還加插四頁沒有編號的圖片版,可說是圖文並茂,對喜歡看圖景的讀者來說,是非常難得的。五十年代還是活版印刷的世代,全部圖片都要製電版,花費不菲哩!由於吳其敏和陸無涯,一個是文學家,一個是藝術家,他們編的雜誌,自然側重了文藝方面。更難得的是因為他們人面廣,邀來的多是名家,堪稱猛稿如雲。就創刊號看,已有蒙田的〈元旦談舞獅〉、靳以的〈汽車廠的早晨〉、張恨水的〈西安的黎明〉、楊朔的〈香山紅葉〉、劉白羽的〈山城一瞥〉、周瘦鵑的〈盆景和盆栽〉和沈尹默的〈題陸丹林紅樹室圖〉等高手助陣。

《鄉土》的版面分配,其實介紹新事物和新建設的不多,主要側重於山水遊蹤、影劇天地、民間藝術、人物和文學方面。所謂「上陣不離父子兵」,以所藏的十二期看,吳雙翼﹙羊壁﹚就寫了不少有關文學名著的文章;此外,張恨水的〈西北行〉亦連載了四期。介紹過馬師曾、紅線女、冰心、蕭紅等人。端木蕻良、熊佛西、阿甲、周立波、豐子愷、秦牧、魏金枝、顧仲彝……等名家,都曾在《鄉土》上發表過他們的作品。

據知《鄉土》出到一九六零年六月十六的一期才停刊,我看到的才七分之一,不知何時才能一窺全豹呢!

──寫於2000年4月
6月刊於《香港文學》

《山水遊蹤》

中國現代小說家端木蕻良(1912~1996),雖然一九四O年代曾有兩段不短的時間居於香港,但知道他的人不多,出版社印他的書也很少,一九五O至七O年代,就只有一本藝美版,因避南洋各地入口禁忌而署名「端良」的《鴜鷺湖的憂鬱》(一九五O年代),此外,還有一本以端木蕻良領銜的集體文集《山水遊蹤》(香港新地出版社,1957)。

出版《山水遊蹤》的新地出版社,是吳其敏和陸無涯主持的,一九五O年代中,他們出版了當時一種很有份量的綜合性半月刊──《鄉土》。對他們的出版物,羅琅有這樣的記述:

《鄉土》半月刊由「新地出版社」出版,社址設在尖沙咀的康和里,除出版刊物外,還印行單行本,多是利用雜誌原排好字粒拼版,先打好紙型,凑足一書出版。(見《香港文化腳印》頁二)

初版印二千冊,三十二開本,一三七頁的《山水遊蹤》,就是這樣編選出來的。此書封面註明端木蕻良、鍾敬文、楊朔、豐子愷等着,實則是本諸家的合集,這四位「扯頭纜」的名家,只有鍾敬文收文兩篇,其餘都只收一篇。其實書內還收劉白羽、朱偰、鄭逸梅、袁水拍……等名家的作品,大概這些名家在一九五O年代香港的吸引力不夠上述四人大,故用「等」字代替。

全書共分四輯,收遊記四十一篇,另有不入頁碼的插圖十六幅,以一九五O年代的活版印刷方式,所有圖片均需製電版的情況來說,是本投資不少,有水準之作。其實,這是因為圖片電版和字粒早已排好,單純借來一用而已,否則,這項投資是划不來的。

第一輯收端木蕻良的〈香山碧雲寺漫記〉等七篇,寫的景點大多與北京有關;第二輯收文只有四篇:鍾敬文的〈盧溝橋的月夜〉、逸名的〈重遊遼陽望白塔〉、藍天的〈雲崗石窟〉、劉白羽的〈山城一瞥〉最為奇特,所涉地點相隔甚遠,關連亦不大,其實不需獨立一輯,滲入其餘三輯便可;第三輯收豐子愷的〈廬山避暑的回憶〉、朱偰的〈石湖遊記〉、鄭逸梅的〈蘇州玄妙觀憶舊〉、袁水拍的〈六和塔和錢江大橋〉等十五篇,都是山水名勝之遊;第四輯收碧奇的〈四季如春的昆明〉、賀祥的〈桂林之春〉等有關城鎮、地方的遊記十五篇。

《山水遊蹤》中的這幾十篇文章可讀性甚高,即使不是名家所作的,水準也相當不錯,是本不錯的遊記。美中不足的是不列編者姓名,又少了篇編選後記,四輯之間欠缺明確的分別而已。

此書原定價一元二角,在一九五O年代是正常價錢,我的這本是舊書買入,被書商用標貼改成二十,記不起是哪個年代買的,肯定不會太貴。很多人詬病香港版書不打印數,但此書版權頁清楚明確,連開度、頁數均標明,算是異藪!

──寫於2007年7月
8月刊於《大公報》

融入文化的《旅途說書人》

「說書」盛行於宋朝,是一種民間藝術,說書人在舞台、茶館、市集、廟寺或街頭,憑個人的說話技巧,用日常口語來講述故事,吸引觀眾。現代則把「說書人」引申為表演者、書評家……等,向大眾推銷某一項目的專業人士。

劉天賜推行「文化旅遊」,他的新作《旅途說書人》,是一本把文學、歷史、藝術融入旅遊的專着。他在本書中即以「說書人」身份,引領讀者追訪歐亞兩洲的俄羅斯、土耳其、羅馬尼亞、匈牙利、捷克、法國、柬埔寨、台灣、澳門、新彊、嵩山少林等地,了解它們的歷史、地理、人情、風俗、文化、藝術、習慣、小說、戲劇……,可以說是「深度」的旅遊書。書中最突出之處是文字以外圖片特多,這些圖片可不是我們在一般旅遊書中常見的風景名勝、街頭巷尾,而是與當地有關的名人與史實,極方便了解所介紹的地方,引起讀者的探索精神。

甚麼是「文化旅遊」呢?

劉天賜以為「旅遊文化之特點在於:輕輕鬆鬆的享受別的文化,生活習慣,而又實實在在啓發、啓動好奇探索之心,汲取知識、融匯知識,以至有所得着,偶有會意,則廢寢忘餐了」。他更強調文化旅遊必需要隨文化人出發,才能「寓娛樂於旅遊,寓學習體會於旅遊」,享受一段悠閒優美的時光。

隨着社會的迅速發展,「文化旅遊」這種深度旅遊一定大受歡迎!

──2007年6月

舊日風景之重現
──讀陳雲的《新不如舊》


散文、小品和雜文的寫作,無非是寫作人向讀者傳情達意。美文傳遞的是詩意的情感,雜文傳送過來的,是理性的意念,而民俗學家給我們的,卻是對往日不斷的懷鄉情結。

陳雲是本港土生土長的民俗學者,他成長於新界北部的元朗十八鄉,童年和少年在元朗、錦田、上水、粉嶺的山野鄉間度過。在中文大學修讀中西比較文學及英國文學後,未能滿足這位躊躇滿志的年輕人,他在1980年代末負笈德國,遠赴哥廷根大學遊學六年,獲文史學院哲學博士榮譽賦歸。1990年代中回歸本土,在各大專院校授課的陳雲,眼見與幾十年前迥異的香港社會,感慨萬分,遂於2002年起,在《信報》闢專欄《我私故我在》,每篇寫二千餘字,抒發對過去半世紀的鄉土思懷,其志在於「故土風物,一去不返。低首沉吟,無力回天,聊以文字,錄存舊蹟」。《新不如舊》收文五十篇,即此專欄之結集也。

陳雲撰文,故意不用流暢的語體文,而用本土過去在報章上慣用的「文白夾雜」底「白話」;年過半百,以舊學為起點的讀者,多是在這種文體下成長的,讀之,倍覺親切。〈街簿〉、〈紙巾〉、〈蚊帳〉、〈罐頭〉、〈戲院〉、〈冷氣〉、〈颱風〉、〈工廠〉、〈書店〉、〈暖壺〉諸篇,尤具懷舊風味,一幅幅逝去的舊日風景,躍然眼前,令人唏噓!

《新不如舊》不僅僅是一部「集體回憶」,它還是渴望知道香港過去半世紀實況的社會學者、民俗學家所必備的資料!

──2007年6月

散步去看香港的歷史建築
──讀丁新豹的《香港歷史散步》


現時世界上很多大城市的市中心,多有「步行徑」為旅客提供資料,好讓他們能按景點了解該市的歷史名勝;不過,這些「步行徑」的資料有限,所涉的範圍也不廣,要深入了解,還是得看相關的專書。

香港是國際大都會,每年的旅客以百萬計,「步行徑」那麼膚淺的資料,當然不能滿足文化水平高的旅客。有關專書,我推薦小思的《香港文學散步》和丁新豹的《香港歷史散步》,前者以尋訪過去文化名人在本港逗留的足跡為主,後者則以歷史遺留下來的建築物探討逝去的文化現象。

香港過去是人跡罕至的小漁村,不過百年多些即發展成亞洲舉足輕重的大都市,自有其獨特的地理環境和歷史因素。在英國人管治的那些年代,無論政治、經濟、社會及文化的發展,都集中在港島的中環和上環,這兩個老區自開埠以來即是截然不同的世界:中環是滿目歐式建築的金融中心,是英國人生活的「小倫敦」;上環則是中式店鋪滿佈的商業中心,是華人聚居的「小廣州」,兩者間形成了強烈的對比。丁新豹的《香港歷史散步》就掌握了它們的文化歷史,以高等法院、總督府、梅夫人婦女會大樓、南北行公所、甘棠第……等十九座有歷史價值的古建築,分〈中環:香港現代化伊始〉和〈上環:多元的華人社區〉兩部,引領大家走進往昔的世界……

──2008年6月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